盤古是天地初開後第一個巨人,其體形隨著天地擴張而膨脹,死後肢體分解,變成世間萬物。
三國時
三國時傳說:「天地渾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主於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一丈,如此萬八千年,然後天地開闢。盤古龍身人首,……開目成晝,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霆。盤古死,……目為日月,髭為星辰,眉為斗樞,九竅為九州,乳為崑崙,膝為南嶽,股為太山,尻為魚鱉,手為飛鳥,爪為龜龍,骨為金銀,髮為草木,毫毛為鳧鴨,齒為玉石。汗為雨水,大腸為江海,小腸為淮泗,膀胱為百川,面輪為洞庭。」又傳言:「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八萬歲乃死。」
兩晉南北朝
南北朝時傳說:「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岳,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
西晉時已有繪畫盤古的壁畫,太康年間(280-289),益州刺史張收在成都的周公禮殿牆壁上,畫上盤古;南北朝時,嶺南有人祀奉盤古,「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皆祝祀。」
晉代道教吸納了盤古,加號「元始天王」。葛洪《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唐代
《五運歷年紀》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董斯張在《廣博物志》中條引《五運歷年紀》云:「盤古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唐袁天罡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晴,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塚廟,殆亦神假者。
共工又作龔工,中國上古時代神話人物,水神、洪災之神。傳說中共工形象兇惡,人面蛇身而紅髮,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黃帝系部族長期的對手。據說共工姓共,是炎帝的後代。關於他的神話傳說,幾乎全與水、水災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說共工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
據《三皇本紀》記載,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卻被祝融打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破了一個洞,天河之水注入世間,人類受災。大神女媧不忍,於是煉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路史》說是共工在太昊(伏羲氏)之後作亂,導致水患。女媧氏戰勝共工並加以流放,於是天地平復。
女媧又稱女媧氏,另稱媧皇、女希氏,俗稱女媧娘娘。原為中國傳說時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領,後逐漸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上古第一女神。根據東漢文獻記載,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龍身)女媧娘娘主要功績有搏土造人、煉石補天、殺黑龍濟冀州、斷巨鰲立四極、積蘆灰止淫水、發明笙簧。以及創設婚姻,天穹如傘,女媧善於補天,因此女媧亦成為臺灣雨傘和繡補業者所祀奉的職業神。而在中國大陸方面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侯村有女媧的長眠之地媧皇陵和數千年來一直享受歷朝歷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國家級神廟媧皇廟外,其他山西各地均見有女媧信仰的文化。其他的功績包括發明笙簧和規矩,以及創設婚姻。後世女媧成為民間信仰中的神祇,被作為人類始祖和婚姻之神來崇拜。
根據道藏記載女媧,上古女神而曾為帝者。是上古諸神之一,成為後世信仰中的神祇,在道教與中有不少人供奉。
伏羲氏,傳說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有文字記載的出現時代在戰國時代以後。
《莊子》一書最早記載伏羲之名。伏羲的稱謂繁多,又稱宓羲、炮犧、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及太昊等,【宓伏虙三字古通fu】《史記》中稱伏犧或虙羲,為華胥氏之子,少典之父,炎黃之祖。伏羲傳說的內容,因時代不同而異。相傳伏羲氏教民結網,漁獵畜牧,製造八卦等,亦傳說伏羲創文字、古琴。《白虎通義》云:「三皇者何謂也,伏羲、女媧、神農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的地位。伏羲與女媧為兄妹,「伏羲鱗身,女媧蛇軀」,伏羲與女媧雖是兄妹,又結為夫妻,唐代詩人盧仝《與馬異結交詩》中寫出「女媧本是伏羲婦」,因而被後人稱之為龍祖。
伏羲氏自古以來被奉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同時在神話中,也被認為是所有人類的祖先,伏羲氏是三皇之一,徙治陳倉,定都於陳宛丘(今河南淮陽),以「龍」為圖騰,風姓是中國傳說時代伏羲的姓。
一說太昊,或太昊伏羲氏,並非是伏羲,只是姓氏為伏羲氏,這是誤把太昊其所在的伏羲氏族部落當成了先祖伏羲,太昊以玄鳥為圖騰。《左傳》記載:「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皋氏鳥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皋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
另有一說,伏羲即盤古氏。學者以文字學的角度考証盤古氏,「盤」字古義為開端,「古」即葫蘆,寓意生命繁衍。黃帝取代炎帝,擊敗蚩尤後,炎帝、蚩尤等部落的一部分從黃河流域遷徙到南方以後,其先祖伏羲在傳說中演變為盤古,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當中,演變出「盤古開天」的傳說,而盤古傳說開始出現,伏羲的地位便開始低落了。
神農氏,又稱烈山氏,或稱連山氏,相傳生存年代在夏朝以前,現存文字記載多出現在在戰國以後。相傳「神農嘗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中國人視之為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守護神,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
有巢氏,亦稱大巢氏,為中國上古傳說人物、氏族。
傳說中華初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
從這個角度看,有巢氏實際上代表著當時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原始的山洞居住發展到建造房屋的階段,是進步的一個標誌。
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現者,有一種說法他為三皇之一。
華胥氏是燧人氏之妻。伏羲、女媧是燧人氏之子。燧人氏是舊石器時期河套附近一個母系氏族,他們以打獵為生,吃捕獲的獵物,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撞時產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啟發,於是發明了鑽木取火。《韓非子·五蠹》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晉王嘉《拾遺記》:「遂明國不識四時晝夜,有火樹名遂木,屈盤萬頃。後世有聖人,遊日月之外,至於其國,息此樹下。有鳥若鴞,啄樹則燦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
據說燧人氏是在商丘發明鑽木取火,死後葬於商丘。因此商丘被授予「火文化之鄉」稱號。當地更設有一個佔地4萬多平方米的「燧皇陵」陵園。[
據《屍子》「燧人上觀辰」與《路史》「察辰心而出火」之說,於立春(國曆2月)清晨可見到心宿(心宿二為大火星)隨太陽而升起,由歲差推斷燧人氏距今約17,500年。
黃帝,遠古時期中國神話人物,為《史記》中的五帝之首。神話傳說其父親少典為有熊國君,黃帝本姓公孫,因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長居姬水,後改姬姓,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又稱有熊氏。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黃帝設廟祭陵等來取得象徵的統治正當性,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黃帝和炎帝並列的說法例如炎黃後裔、炎黃子孫也成為了漢人以至清朝以後全體中國人自稱的說法之一。但從人類學的社會演進觀點的推測,炎帝實為苗人的先祖,神話中的炎帝及黃帝可能為遠古部落聯盟共主。根據《山海經》,炎帝在阪泉之戰敗給黃帝而後蚩尤糾集炎帝的部屬再於涿鹿之戰敗給黃帝。
誇父,中國神話人物。
誇指高大,父指男子。意為高大的男子。
誇父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巨人,立志追趕太陽,終未及,半道渴死,是太陽崇拜的神話故事。
誇父源自《山海經》,在《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海外北經》、《大荒東經》、《大荒北經》中都有出現。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士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另外《山海經·海外北經》亦載:「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桃林)。」後有語「誇父追日」。《荊州記》有「零陵縣石上有誇父跡」。《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獸投,名曰舉父。」這裡的舉父就是誇父。
一說誇父即帝榆罔,大約與黃帝同時,是末代的炎帝。
炎帝氏族傳到帝榆罔時,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以九黎族最兇悍,而帝榆罔弗能征。榆罔,猶如禺王,即猴王。
關於《山海經》記載誇父事蹟有眾多版本,甚至是相互矛盾。
例如:《大荒北經》載:「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接著又說「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說是應龍殺了蚩尤和誇父。
因此誇父的死法有兩種:渴死,或是被應龍殺。因此有學者以為誇父是一個部落。
茅盾認為:「『誇父』是一個族名,等於希臘的提坦。」又一說誇父族曾與蚩尤部落共同對抗黃帝部落,後來被黃帝的大將應龍打敗。
《竹書記年》紀載,誇父為丹朱的得力大將,誇父善於奔逐,專門替丹朱傳送信件。
有窮氏首領后羿,《左傳》稱夷羿,善於射箭。在帝嚳時代之前,世代為射正。帝嚳時,被賜以彤弓素矢,為帝司射,封在鉏,在今河南滑縣東南。
據說是在他五歲時,在前去山中時與父母失散,被楚狐父所養並傳授給他,而且他的左手臂比右手臂還要長些。到了二十歲時便離開山中。在途中遇見射箭高手吳賀,並漫遊到北方。有次吳賀要求后羿射麻雀的左眼,卻射中了右眼,后羿為此念念不忘。
后羿流放了太康,立了太康之弟仲康,之後甚至取代了夏朝,號令天下,消滅了不服從他的伯封。並收留了伯明氏之子寒浞而重用他。最後寒浞收買並培植黨羽和勢力,在一次后羿打獵回國時,寒浞發動政變而后羿被殺。寒浞將后羿烹殺,並要后羿的兒子吃。后羿兒子不肯,便被綁到窮門殺害。
先秦記載中大多並沒有區分射日的羿和統治者后羿,但由於周朝出現此人為堯時人和夏朝人的兩種説法,因此出現此為兩人的説法:《荀子·儒教篇》中說:「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而許慎更進一步認爲:「羿,堯時射官,非有窮后羿也」。一說射日者名平羿,而夏時的后羿為有窮氏,因善於射箭,自比平羿,而名后羿("后"是上古統治者的一種稱號)。但至今民間神話傳説中仍將兩個人物作爲一個對待,射日的傳説通稱「后羿射日」。
禹,姒姓,夏后氏,傳說名文命,後世尊稱為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定都於安邑(今山西夏縣)。堯時被封為夏伯,史稱伯禹、夏禹。
以黃帝軒轅氏到禹,共八世:禹的父親鯀,鯀的五世祖叫顓頊,顓頊的父親叫昌意,昌意是嫘祖為黃帝所生的次子。禹的父親鯀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母親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即中嶽嵩山)。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職。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王子啟王是夏朝的繼位天子是為王太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不敢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5]。因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神話則是說:禹具有神力,治水時,會化身成一頭巨熊,用來劈山開路、造溝清沼。其新婚妻女嬌替禹送餐到工程地方,她不知禹能化身,見巨熊碎石,大驚,遂昏死。待禹完成工作之後,見到女嬌的屍體,大哭,但女嬌隨後誕下啟,讓禹無後顧之憂。)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瞭如指掌。[6]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諸侯的擁戴下,五十三歲的禹王正式即王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說苑》記載大禹「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7]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啟王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4.eyny.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