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文言文其實是一種「外文」:我們會不喜歡古文,是因為台灣老師都搞錯教學方向了 [打印本頁]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7 12:33 AM     標題: 文言文其實是一種「外文」:我們會不喜歡古文,是因為台灣老師都搞錯教學方向了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7 12:43 AM 編輯

那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教國語和教文言文嗎?



不可能,因為教國語是教母語,教母語只不過是教人比較難的單字,教人看得懂文章,教人寫文章,等等,但文言文跟國語的關係很微薄,國語很好的人不一定很會文言文。

因為其實文言文就等於是一種外文! 在美國去學校上莎士比亞,裡面的東西我們很快就看得懂了,雖然根本沒有人教過我們,但在台灣沒有人很快就把韓愈看懂了吧!(韓愈!!!!*搖拳頭*)

(4)所以現在上文言文的方式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1.因為上的東西都是以歷史文化為優先,而沒有以學生的~外文(文言文)~程度為主要的考量 (高中生的程度永遠趕不上唐宋八大家,好嗎...),這會導致學生無法真的體會文言文的意思和內容。

譬如說,我可以讓學生一直背法文的單子和文本,然後一直讓學生接觸到一些很玄奧的法文哲學文本,也給他看各個時代的不同風格的法文,這個學生畢業之後,應該會對這些東西有一點印象,但是⋯⋯他八九不離十會恨這個科目,然後他也大概無法真正的學會法文(廢話,怎麼可能XDD)


1.  如果要教人文言文,不能 do it half way,我們需要把文言文當一個語言來教,所以需要



決定我們要教什麼樣的「文言文」

-創造一個現代「新文言文」的辭典
-創造一個標準文言文語法指南
-讓學生用文言文來自己創造(寫故事,寫散文,等等)
-要用現代人寫的文言文來教學生,也要以學生的語言程度來決定用來教他們的教材(而不是說,你不太會文言文,但你就要背長恨歌!背!背!背!)
-要從小時候開始教
-當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礎的時候(國中)就慢慢地開始讓他們接觸真正的古代文本
-清楚指出每個時代的文言文的特點(不要讓學生亂背)




https://buzzorange.com/2017/08/25/ancient-prose-in-chinese-textbook/



作者: a736401    時間: 2020-5-8 06:59 AM

本帖最後由 a736401 於 2020-5-8 07:00 AM 編輯

我喜歡文言文的簡潔有力,也贊同「文言文是外文」,但反對「不喜歡的原因是老師搞錯教學方向。」關鍵在翻譯!

剛開始讀文言文必須靠翻譯,但是,多數文言文翻譯的很差,不知所云,如同看翻譯小說一樣,當然無法引起興趣。

有了趣味,才會去讀去記,日後反芻,更會有所得。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8 09:37 AM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8 09:38 AM 編輯
a736401 發表於 2020-5-8 06:59 AM
我喜歡文言文的簡潔有力,也贊同「文言文是外文」,但反對「不喜歡的原因是老師搞錯教學方向。」關鍵在翻譯 ...

你學外文要不要系統化地學文法?如果文言文該被當作一門外文,那就得學文法。

台灣的國文老師不系統化地教文言文語法,就是搞錯方向。
學生不喜歡的原因很多,但我個人的體悟是,學文言文跟學英語相比,成效極差。


作者: a736401    時間: 2020-5-8 12:26 PM

王國維說他讀尚書、詩經也有一部分不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王國維的老師沒有系統的教他文言語法?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8 01:57 PM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8 03:14 PM 編輯
a736401 發表於 2020-5-8 12:26 PM
王國維說他讀尚書、詩經也有一部分不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王國維的老師沒有系統的教他文言語法? ...

你認為他代表多數人還是少數人學文言文的成功經驗?

古代人需要學的學科像現代人這麼多嗎?少數人或許可以利用廣讀學會文言文,不必系統化學習。但那是天縱奇才的少數人,事實上,古代的文盲更多。你還認為古人的方式是正確的嗎?

沒系統化學習的下場就是,在台灣地區,會用文言文寫一篇語法正確的日記的人,數量絕對比會用英文寫作的人少,甚至連後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作者: a736401    時間: 2020-5-8 08:20 PM

學外文,要用,當然要埋頭學文法。

讀古文、品詩詞,多出於「欣賞」動機,藉由專家訓詁,加上「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快樂研讀已足。

除非我要以古文、詩詞與他人「對話」,否則不會拿筷子挑句檢字,放入嘴巴辛苦咀嚼!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8 10:24 PM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8 10:27 PM 編輯
a736401 發表於 2020-5-8 08:20 PM
學外文,要用,當然要埋頭學文法。

讀古文、品詩詞,多出於「欣賞」動機,藉由專家訓詁,加上「讀書百遍, ...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就是古代人的學習方式,在現代社會的成效如何相信大家都知道。
要談欣賞,首先得正確理解文意,不然就是本末倒置。如果不懂文法,就只能透過他人的翻譯理解文意,一旦遇到新文章,就不一定看得懂了。學習文法,在於讓學習者面對陌生文章時,能夠正確分析語句的語意,而不是當差不多先生。舉個例子,論語裡有 "居則曰,不吾知也"。

"不吾知也" 是什麼意思?一般人只知道 "吾" 是 "我","知" 是 "知道"。這樣就能了解整句話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 "我不知道”、"並非我知道” 還是 "不知道我”?要正確理解文意,你得知道在文言文裡,代名詞在否定句中作受詞時,得放在動詞前面。

又,"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的 "幸" 是什麼詞類?很多老師偷懶,只說那個字的意思是 "希望",卻不說是什麼詞類。一旦遇到 "吾子幸觀焉" 就說不通了,意思是 "您希望看看" 還是 "希望您看看"? 如果意思是 "希望" 就好像是 hope,是動詞。可是那句話的意思並不是 "您(=吾子)希望看看"。這裡應該把 "幸" 看作副詞,類似 please 較為合理。

這些難道不該教嗎?台灣的國文老師有幾個能把這些道理說清楚?
作者: a736401    時間: 2020-5-9 07:38 AM

本帖最後由 a736401 於 2020-5-9 07:41 AM 編輯

不懂平仄,熱愛詩詞,大有人在;一詞多義,古今不同,本是常態。

若讀詩詞必先熟稔「平聲字分為陰平、陽平......」;念古文必先考據「動詞、副詞,何者『較』為合理」,恐怕才是剝奪學習興致的根源吧!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9 09:52 AM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9 02:40 PM 編輯
a736401 發表於 2020-5-9 07:38 AM
不懂平仄,熱愛詩詞,大有人在;一詞多義,古今不同,本是常態。

若讀詩詞必先熟稔「平聲字分為陰平、陽平 ...

一詞多義,古今不同,本是常態。但國文老師沒系統化介紹虛詞語法特性,難道也能用 "本是常態" 一句話帶過?

又,興趣跟成效之間孰輕孰重?
如果學習以興趣為第一考量,那義務教育裡有太多令人不感興趣的東西了,都別教好了。既然閣下也認同文言文應視為一門外語,那麼,如果學外語以興趣為第一考量,那何必學英文語法裡的主詞動詞關係代名詞等概念?國文老師不能拿"不有趣"為藉口,為自已不會教文言文語法開脫。

另外,如果一直效果欠佳,怎麼會有興趣?如果有,也是自欺欺人,就像許多人在YouTube上看一些搞笑網紅學英文,看出興趣來了,以為學到東西了,但有沒有真材實料依舊是問號。

拿成效來說,我敢說全台灣能用英語閱讀嚴肅文獻,例如法律科學經濟期刊,並充分理解的人絕對比能充分讀懂文言文的人多,台灣人的文言文閱讀理解如此低落,這就是台灣國文老師的差不多先生式教法造成的。學外語的目的,理想上就是要習得聽寫的能力。文言文不是口語,所以不談"聽"和"說"這兩塊,你又認為不需要"寫",但"讀"的能力總該要有吧?不學文法怎麼能精準地理解一篇從沒看過的文章?聽寫,樣樣不通。這種教學的成效低落至此,試問還有意義嗎?
作者: a736401    時間: 2020-5-9 10:36 PM

我只能說,自己幸運!

高中國文老師只會「編故事、唬學生」,從不指導「名、代、副、動詞」如何辨識區別、次第排列,害我對古文詩詞產生濃厚興趣。

現在穿梭工地藉以餬口,閒暇則以詩詞古文自娛,不亦快哉。

撫今憶昔,實有幸親炙高中國文老師!


作者: liuyurui    時間: 2020-5-10 11:05 AM

本帖最後由 liuyurui 於 2020-5-10 11:06 AM 編輯
a736401 發表於 2020-5-9 10:36 PM
我只能說,自己幸運!

高中國文老師只會「編故事、唬學生」,從不指導「名、代、副、動詞」如何辨識區別、 ...

你認為你可以隨便拿一篇文言文,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都能看懂嗎?

光談興趣,這讓我想到有些自認對英文很感興趣的人,一旦接觸到英文裡稍微艱澀的部分就讀不下去了。
究竟讓他們沉浸在 "英文很簡單,學起來很輕鬆" 的幻夢裡,還是讓他們知道真相後努力學習,取得成效比較好?
作者: slowy    時間: 2020-9-5 07:12 PM

a736401 發表於 2020-5-8 12:26 PM
王國維說他讀尚書、詩經也有一部分不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王國維的老師沒有系統的教他文言語法? ...

你完全沒有歷史感,王國維上學時沒有白話文這東西;他不理解上古漢語是因為因應科舉的學術系統僵化。文言文在不同時代語法、字詞意義並不一致。
作者: eyyy001    時間: 2020-9-5 10:43 PM

推薦免費節目

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 的
馬叔禮國學講座
國學大師馬叔禮文化講座

不是在葉配,而是他的講解方式
和引導方式是最棒的

他以分類來說明

將古人當成:去認識一個人
將古文當成:去認識一個古時的生活環境
將思想當成:去認識一個潮流

相同的,類似的就一起講

以古人作者的生活,思想來說明古文

就好像透過古文去認識一個人

讓大家知道古人到底在想什麼

這才是符合學古文的用意啊

但升學考試的考卷完全破壞了此用意

所以才不喜歡古文






作者: human0332    時間: 2020-9-17 12:14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ertileCrescent    時間: 2020-10-7 05:21 PM

我們在課本上看到的文言文,除了和現在的國語使用同意文字外,語音、依附在語音上的詞彙、文法都都是不同的。按照語言學的定義,全是一種不同的語言。
作者: Nusaki    時間: 2020-10-22 12:28 PM

我覺得不論什麼語言,國語、文言文、英文
字形、斷句、文章背景、作者、出處等等,
語言上不同時空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就如果我們常拿子曰來說,這些在當時日常的對談,是否被過度解讀、放大解釋。
作者: kguy    時間: 2020-11-4 07:46 AM

從學習方法看,文言文可以跟外文一樣陌生。不過現代外文總可以找到語境,沉浸下去久有所成。不只文章,還有電影、劇集、電台節目等都能盛載外文。反觀文言文,日常生活能用的不多。除了學習字義,同時研讀語法,應該有助掌握的吧。
作者: W8312002    時間: 2022-7-14 02:29 PM

歐洲人學埃及文的用途-考古,歐洲人學楔形文的用途-考古
歐洲人學羅馬文的用途-考古,歐洲人學希臘文的用途-考古

唐朝人學文言文的用途-考試,宋朝人學文言文的用途-考試
明朝人學文言文的用途-考試,清朝人學文言文的用途-考試
中國人學文言文的用途-考試

所以中國人考試 = 考古
作者: gorden_d    時間: 2022-11-10 12:41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43420024a    時間: 2023-4-16 12:01 AM

文言文不是外文阿,我覺得比較像偷懶的中文書寫內容,
古代不都是說繁書簡嗎,就是因為麻煩,所以懶得寫那麼多字,才一字一義阿,
用現在的標準就是火星文麻,或是注音文阿!

作者: henrietta0086    時間: 2023-4-24 06:47 AM

文言文多是用上古漢語寫的,
精通台語的中文老師不可能不知道這點,
古漢語早在五胡亂華時失傳,
教學方式應屬有心人士操作。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4.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