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Phalaenopsis lamelligera 薄瘤蝴蝶蘭 [打印本頁]

作者: dream1123    時間: 2023-11-16 07:45 AM     標題: Phalaenopsis lamelligera 薄瘤蝴蝶蘭

Phalaenopsis lamelligera 薄瘤蝴蝶蘭

一、前   言
Phalaenopsis 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在十九世紀由苗圃公司自婆羅洲引進歐洲園藝巿場,初時,薄瘤蝴蝶蘭一直被當做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來販售,因為薄瘤蝴蝶蘭在未開花時,植株型態與鹿角蝴蝶蘭很相似,產地又是鹿角蝴蝶蘭產地之一婆羅洲,而花朵型態和特色又很相似,但仔細觀看其花朵還是有稍微不同之處,花有清晰斑點,有香味,花徑較鹿角蝴蝶蘭大,較明顯差異是在唇瓣形狀,此差異直到半個世紀後,有分類學家將其單獨分為一新物種,但在之後植物分類學家認為如此小差異無法單獨成一物種,又將其歸為鹿角蝴蝶蘭,目前世界植物分類機構都接受此一分類,但在園藝巿場上還是會用Phalaenopsis 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來跟鹿角蝴蝶蘭區別。下面就來介紹薄瘤蝴蝶蘭此一物種。
二、薄瘤蝴蝶蘭  Phalaenopsis lamelligera
薄瘤蝴蝶蘭又稱薄舌蝴蝶蘭最早是在1891年由William Bull(威廉.布爾)園藝公司自婆羅洲島引進歐洲,但一直被當成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來販售,直到半世紀後1969年由美國植物學家Herman Royden Sweet(赫爾曼·羅伊登·斯威特)單獨分離出來為單一物種,學名為Phalaenopsis 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種小名薄瘤(lamelligera)是意為「薄的」,形容其唇瓣上如薄片般的瘤狀體形狀。此後此一分類一直有所爭議,甚至有植物學家認為它是自然雜交種,到了2001年美國植物學家Christenson, Eric Alston(艾瑞克‧阿爾斯頓‧克里斯滕森)在其專著《Phalaenopsis: a monograph》(蝴蝶蘭:專書)一書中,認為沒有証據可以明確區分它與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不同,它可視為是鹿角蝴蝶蘭同一物種,其唇瓣中央形狀和瘤狀體不屬於鹿角蝴蝶蘭正常變異,和其香味不一樣應該視為不同物種。在2007年由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確認薄瘤蝴蝶蘭(Phal.lamelligera)是鹿角蝴蝶(Phal.cornu-cervi)同義詞,至此薄瘤蝴蝶蘭被歸為鹿角蝴蝶蘭同一物種。
有植物學家認為它可能是與紅斑蝴蝶蘭(Phal.maculata)及豹斑蝴蝶蘭(Phal.pantheriana)兩者有密切關係。有可能是二蝴蝶蘭自然雜交種後代,而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也備註薄瘤蝴蝶蘭(Phal.lamelligera)是自然雜交種,確未說明是那二個物種自然雜交。
在園藝上還是習慣用薄瘤蝴蝶蘭(Phal.lamelligera)或者鹿角蝴蝶蘭薄瘤變種(Phal.cornu-cervi var. lamelligera)但大部份還是用薄瘤蝴蝶蘭(Phal.lamelligera)這個學名,在巿場上流通,以表示它與鹿角蝴蝶蘭不同,薄瘤蝴蝶蘭它與鹿角蝴蝶蘭花朵有些地方是不相同,如薄瘤蝴蝶蘭花徑比鹿角蝴蝶蘭普遍大,花色斑點清晰明顯,唇瓣呈鯨魚尾巴m字形型狀,花帶有淡淡的香甜中帶點辣味,而鹿角蝴蝶蘭大都沒有香味,只有少數有淡香味,花朵數一般比鹿角蝴蝶蘭多,花沿著花梗節間左右開,具有續花性,幾乎整年都會開,其開花性比鹿角蝴蝶蘭好多了,雖然在分類學上將薄瘤蝴蝶蘭列為鹿角蝴蝶蘭同一物種,但薄瘤蝴蝶蘭觀賞價值高於鹿角蝴蝶蘭,所以園藝巿場上還是保留薄瘤蝴蝶蘭學名(Phal.lamelligera)以資跟鹿角蝴蝶蘭來區別。
園藝巿場上將Phal. cornu-cervi(鹿角蝴蝶蘭)、Phal. pantherina(豹斑蝴蝶蘭)和Phal. borneensis(婆羅洲蝴蝶蘭和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統稱為鹿角家族蝴蝶蘭,其中Phal. pantherina(豹斑蝴蝶蘭)為單一物種,而Phal. borneensis(婆羅洲蝴蝶蘭和薄瘤蝴蝶蘭(Phal.lamelligera)現被歸為鹿角蝴蝶蘭同義詞。
三、分   類   學
1.在1969年由美國植物學家Herman Royden Sweet(赫爾曼·羅伊登·斯威特)將其命名描述為Phalaenopsis 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並發表在《美國蘭花協會公報》(Amer. Orchid Soc. Bull.)。
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其實在1891年就在婆羅洲發現引進歐洲,在英國邱園標本室當時有收藏此植物標本,只不過一直把它當成鹿角蝴蝶蘭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而美國植物學家H.R.Sweet(斯威特)在此花開時,其花朵在其氣味和唇瓣形狀和瘤狀體和鹿角蝴蝶蘭不同,才將其分離出來為一新物種,在其著作在1980年出版《The Genus Phalaenopsis》(蝴蝶蘭屬)專書中如此說明,在英國邱園標本室工作的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艾倫·羅爾夫(Robert Allen Rolfe)觀察一份保存在邱園標本室的蝴蝶蘭標本時,發現它的唇瓣構造相當特殊。但樣本數不足,需要採集更多的樣本來完成描述。而斯威特就是發現此疑點,對此物種進行研究分析,才將其獨立為一新物種。
在2001年美國植物學家Christenson, Eric Alston(艾瑞克‧阿爾斯頓‧克里斯滕森)在其專著《Phalaenopsis: a monograph》(蝴蝶蘭:專書)一書中,認為沒有証據可以明確區分它與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不同,它可視為是鹿角蝴蝶蘭同一物種,其唇瓣中央形狀和瘤狀體不屬於鹿角蝴蝶蘭正常變異,和其香味不一樣應該視為不同物種。
在當時已有學者認為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該歸於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同義詞,但也承認其與鹿角蝴蝶蘭有不同之處,認為在沒有更多証據前,先將其獨立為一物種。
薄瘤蝴蝶蘭與鹿角蝴蝶蘭在唇部可以看出其明顯不同,薄瘤蝴蝶蘭唇部前端中央形狀像鯨魚尾巴上舉形狀,分隔左右尾巴中央部份是下凹形,這跟其它同類鹿角蝴蝶蘭家族有明顯不同。從中央瓣膜基部伸出的桿狀突起的尖端是同類物種中最尖的。
薄瘤蝴蝶蘭瘤狀物仔細觀察,它與鹿角蝴蝶蘭(Phal. cornu-cervi)和婆羅洲蝴蝶蘭(Phal. borneensis)是有其不同之處,薄瘤蝴蝶蘭瘤狀物的前部(中央瓣膜的遠端)是一個長索狀突起,在齒狀群的尖端有兩個分支。繩狀突起與覆蓋其基部(發生位置)的齒狀群分離,後瘤狀組織也與這些瘤狀組織分離。鹿角蝴蝶蘭(Phal. cornu-cervi)和婆羅洲蝴蝶蘭(Phal. borneensis)的前瘤狀組織和後瘤狀組織緊密相連,特別是在鹿角蝴蝶蘭(Phal. cornu-cervi)中,沒有觀察到與薄瘤蝴蝶蘭分開的齒狀群。
在2007年德國植物學家Gruss, Olaf(奧拉夫·格魯斯)和Wolff, Manfred(曼弗雷德·沃爾夫)在《蘭花圖集》(Orchideen Atlas)中將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該歸於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同義詞。
此後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採用此一權威認定,其它植物分類學權威機構也先後採用此認定。目前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是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同義詞。
英國皇家園藝協會雖然把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列為鹿角蝴蝶蘭(Phal.cornu-cervi)同義詞。確註明是自然雜交種,之前有植物學家提出,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是紅斑蝴蝶蘭(Phal.maculata)及豹斑蝴蝶蘭(Phal.pantheriana)自然雜交種,目前尚未証實,所以此物種若有新証據有可能會在更改學名。
茲將其異名列於下:
Synonyms: Polychilos lamelligera
四、生   態
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是婆羅洲特有種,生長在海拔800公尺以下熱帶雨林中,常附生在高大樹木的樹冠層,曾經不見其踪跡,認為是滅絶。但是近年又發現它的植株,証實尚未滅絶,但已是瀕危物種,現在在園藝巿場上都是人工雜交流傳於巿場上。
它是單莖附生性蘭花,中等大小,生長在溫暖到涼爽氣候,具有細長莖,莖很短,它的氣生根白色非常粗壯,成株莖上大約有8~10片葉子,葉硬挺肉質,表面臘質,光澤且厚實,互生呈狹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略歪斜,呈黃綠色,帶有濃濃綠色調,葉長約12~15公分,寬約3.5~4公分,花梗自莖側基部抽出,長約15~20公分,因續花性,花梗會慢慢生長延長,花序梗至第二節呈圓柱形,頂端是扁平的軸,宿存的肉質苞片,花從這些二側苞片開花,它的每一面都能長出一朵花,因此每個花莖上不會同時開出多朵花,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具有續花性,不剪掉花梗,幾乎全年可開花,除了冬天花較少外,開花沒有固定季節。
薄瘤蝴蝶蘭花徑約3~4公分,有時可達到5公分,花臘質具有光澤,呈星型,花被片狹橢圓形,花色為黃綠色,花散佈具有清晰紅棕色桿狀斑點,唇瓣三裂,二側裂片呈鎌刀型,上舉亮黃色,前端中裂片亮白色,心型似鯨魚上舉尾巴,中間呈下凹形,這是與其它鹿角家族蝴蝶蘭不一樣地方,中裂片後面有後面較大的密集紫色斑紋以及較暗較厚的斑點。花帶有香甜辣味。
薄瘤蝴蝶蘭種植方法可板植或盆植都可,它與鹿角家族蝴蝶蘭都有其相同特色,葉子狹長硬挺,根部白色粗壯,其根部是其最大特色,看到其白色粗狀的根是植株正常現象,種植方法同一般蝴蝶蘭就可,容易種植。
圖一: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一)
圖二: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二)
圖三: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三)
圖四: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四)
圖五:Phal.lamelligera(薄瘤蝴蝶蘭)(五)

[attach]139391998[/attach]
[attach]139391999[/attach]
[attach]139392000[/attach]
[attach]139392003[/attach]
[attach]139392004[/attach]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4.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