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天文學家提出行星的新定義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24-7-24 08:21 AM     標題: 天文學家提出行星的新定義

     [attach]140256628[/attach]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通過了B5號決議﹐其中包含以下定義﹕行星是(a)繞太陽運行的天體﹑(b)質量足以讓自身重力克服剛體力使其呈現流體靜力平衡(近乎球形)形狀﹐且(c)已清除其軌道周圍鄰近區域。但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沒有量化﹐而且排除了系外行星。因此擬重新定義﹐該天體可以繞著一顆﹑多顆恆星﹑棕矮星或恆星殘骸運行﹐並設定了適用於各處行星的質量限制。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的定義特別提到了繞太陽運行﹐但我們現在知道數千顆系外行星的存在﹐但IAU的定義卻僅適用於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因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可以適用於圍繞任何恆星﹑棕矮星或恆星殘骸運行的天體。雖然繞太陽的要求過於具體﹐但IAU定義中的其他標準卻過於模糊﹐例如﹐行星已經「清理其軌道」﹐但並沒有說明這是什麼意思。而所提出的新定義包含可量化的標準﹐可用於定義太陽系內外的行星。在新的定義中﹐行星是指(a)繞著一顆或多顆恆星﹑棕矮星或恆星殘骸運行﹑(b) 質量大於1023公斤﹑(c)質量小於13個木星質量(木星質量約317.83地球質量)。
     [attach]140256629[/attach]
  研究人員運用數學演算法來分析太陽系天體的特性﹐看看哪些天體會聚集在一起﹐此可以作為創建一般行星分類法的起點。例如﹐如果天體具有足夠的重力可以透過吸積或剔除附近較小的天體來清理路徑則該天體稱為動態主導。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在動態上都占主導地位﹐但其他天體包括冥王星等矮行星卻不是﹐所以這個屬性也可以包含在行星的定義中。動態優勢的要求提供了質量的下限﹐但潛在的行星也可能太大﹐不符合新的定義。例如﹐有些氣態巨行星太大﹐以至於發生氘的熱核融合﹐成為一顆稱為棕矮星的亞恆星﹐因此不是行星﹐這個極限已被確定為大於﹑等於13個木星質量。
  另一方面﹐目前對球形的要求則較有問題﹐遙遠的行星很少能被詳細地觀察﹐而足以確定它們的形狀。研究人員認為儘管行星通常是球形的﹐但形狀的要求卻很難實現﹐因此對於定義目的而言﹐實際上毫無用處。研究人員表示以最容易量測的質量作為定義﹐可以消除特定天體是否符合標準的爭論﹐這是目前定義的一個缺點﹐但好消息是﹐在太陽系中質量大於1021公斤的天體似乎都是球形的﹐因此﹐所有滿足行星建議的最低質量下限1023公斤的天體﹐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4.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