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生活百科)[年前打掃「斷、捨、離」! 心理師:有助減輕心理負擔][奇摩新聞][114.1.26]
[打印本頁]
作者:
y8qc2gk91
時間:
2025-1-26 11:46 AM
標題:
(生活百科)[年前打掃「斷、捨、離」! 心理師:有助減輕心理負擔][奇摩新聞][114.1.26]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到,在大掃除的過程中,學生時期的制服、紀念冊、朋友送的禮物、小孩子的衣物、玩具,留下用不到,丟掉又捨不得,哪些東西該丟,哪些該留,往往令人兩難。
物品具意義難以捨離 恐讓心理背負著隱形壓力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昱翔分享,人生是持續累進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衍,經驗、知識、智慧會不斷地增長,而物品也是會不斷地堆積,我們會賦予物品意義、難以捨離,而生活空間逐漸地被物品填滿,相對地會讓心理沈默地背負著隱形的壓力,因此需要適時地「收拾」,讓生活有自在的空間。
「收拾」應自我思辨協助 提高「捨去」成功率
黃昱翔指出,收拾,不單只是將物品打包後放置到看不到的空間存放,而是將物品實際地移到生活的空間之外,可以回收、給需要的人或丟棄,這是個不容易執行的過程,例如有些書籍即使存放多年未曾閱讀,但心中總想著有一天會再看;有些贈品及禮物,明明不喜歡卻又捨不得丟,此時可以試問自己「這個物品近期用得到嗎?」、「這個物品是自己需要的嗎?」,若近期用不到或不是自己需要的,捨去會是合理的選擇,經由自我思辨協助判斷及選擇,可以提高成功執行捨去多餘的物品的機率。
「覺察情緒」思考在意因素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黃昱翔表示,在實際要將多餘物品捨棄時,內在經常會感受到好可惜、捨不得的情緒,甚至會感到迷惘,畢竟要開始用和以往不同的判斷方式來看物品,但經由覺察情緒,反而可以讓自己有機會思考為何會感到可惜、為何會感到捨不得,可能來自於對於過去物質匱乏的經驗而產生的不安全感,或是來自對於關係連結斷裂的害怕,進而釐清內在真實在意的因素,並不是物品本身,進而可以脫離對於物品的執著。
斷、捨、離須不斷練習 成為生活態度
黃昱翔建議,經由收拾、捨去多餘的物品、脫離對於物品的執著的歷程,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會從時常為繁雜的物品煩心,逐漸進展到可以掌控適量、適用的物品,進而在購物時,也會開始預先思考物品進入生活的樣貌,斷絕不需要的物品。經過持續不斷地練習、覺察及反思,斷、捨、離會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將物品盡其所用,讓空間舒適自在,創造美好的生活!
作者:
AskToWinds
時間:
2025-1-26 03:34 PM
斷捨離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像我有屯物症,很沒有辦法捨棄各種東西,特別是3C類,總會覺得以後總有機會用到,結果過了一年半載,居然完全沒用到,現在只能在清倉整理時,看著他發呆
作者:
tgvyhb852258
時間:
2025-1-31 12:25 PM
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不想丟又沒用的東西吧
作者:
kash0408
時間:
2025-2-1 01:58 PM
放在家裡~或是塞到看不到的地方~等打開那一天真的會崩潰的
作者:
smile9812
時間:
2025-2-1 03:40 PM
有些東西放久了就知道可以丟了,都是當下的靈光一閃吧,哈哈哈
作者:
nurse4406
時間:
2025-2-2 10:44 AM
每個人都做得到的話,就不會有專門幫忙打掃的人了吧
作者:
ic47
時間:
2025-2-2 10:52 PM
真的是個難題阿斷捨離
因為越囤越多,要買的收納也會越來越多。
到最後無法收拾,只會讓自己頭更大而以
作者:
hun77899
時間:
2025-2-11 02:09 PM
家裡確實存放了很多東西好幾年都沒再用 真的要捨得 不是送人就是丟棄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04.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